5067.CN:林妹妹 发表于 2023-7-24 16:15:20

莆田24景--柳桥春晓

柳桥,古称柳塘,位于莆田市城厢区的顶墩村,距市区约1公里,三面临河,沿岸植柳,间栽荔枝。

冬去春来,一棵棵柳树呈嫩绿的颜色,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,从树上垂下数不清的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,放眼望去,全是碧绿的海洋。

荔树也一棵连着一棵,每棵的叶子都是新绿的,充满着无限的生机。

小草从土里钻出来,嫩嫩的,绿绿的,风轻悄悄的,草软绵绵的。阳光明媚,鸟儿在树上唱着婉转的曲子。

澄清的木兰溪水缓缓地流着,鱼儿在柳树的倒影里自由地遨游,成群的鸭鹅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。

船行舟走,货来物往,如水上的闹市。偶尔下起毛毛的细雨,柳塘更清新了,故有“柳桥春晓”之称,为莆田廿四景之一。

历史典故:

这里有一座桥,名曰“柳桥”,为宋代李富所建。

据说,那时,城南以外之人来往县城,须在顶墩渡口乘搭渡船而过,可多次发生沉船亡难的事件。

李富耿耿于怀,决心在此造桥,方便民众。于是,他在涵江等地的桥梁竣工后,即四处奔走,多方劝募,又出巨资,亲自主持施工。

在他的带领和民众的努力下,桥建成了,因桥的两岸有垂柳成荫,便取名“柳桥”。

自此,柳桥代替了柳塘,“柳塘春晓”也成为“柳桥春晓”了。
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邑人、万历四十年进士兵部侍郎彭汝楠辞官归里,在此隐居,建有十六世纪江南著名园林“岸圃大观”,有“烟鬟阁”、“情依楼”、“蕉声馆”、“剩水居”、“漏香廊”、“浮水舫”、“云来树”、“见山寺”、“隐花阁”、“寸草庵”及“桂园”、“荔径”、“壶天”、“樾庵”诸景,当时书画家董其昌书有“岸圃大观”字,画有“岸圃大观”图,柯无瑕为之作花卉写生,称“岸圃花志”。彭汝楠还撰有《岸圃大观图说》。

明末清初,彭汝楠的儿子士瑛,参加了朱继祚领导的抗清义军,收复了兴化城。

清兵攻破兴化城后,这一园林被夷为平地,而今荡然无存了。

这里有座新近重建重修的坐东朝西,以“法显神灵”为匾,“宫对文峰秀,殿濒兰水长”、“位镇柳塘胜地千秋显,神昭西境新宫万载灵”等为联、祀三位真君的灵昭宫,在柳塘的佳址上又香火鼎盛了。

古桥犹存,新桥再立。

新建的柳桥,横跨在木兰水上,成为开通荔城、城南及新度镇的人来车往的公路桥,明时彭汝楠题刻的“古柳桥”碑石改立在新桥旁。

柳桥已成为交通的要口了。

如今所看到的柳塘在改革开放的“春晓”中,高楼大厦在公路的两旁鳞次栉比,商业、手工业、加工业等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……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。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莆田24景--柳桥春晓